给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提供夫妻宿舍,是时代和大学的进步。
▲武汉大学夫妻宿舍内景。图/武汉大学微信公众号
文 | 熊丙奇
(资料图)
大学生结婚,学校还给准备夫妻宿舍。这样的“好事儿”,在武汉大学发生了,也引来了热议。
8月17日,武汉大学官方微信发文称,武大学生夫妻可申请合宿。文中称,学校为“持证上岗”的夫妻准备了携手并肩的合宿宿舍,夫妻双方均为武汉大学在籍全日制学生,双方持有结婚证,且经所在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审批通过,就可以申请入住“温馨小家”。武汉大学公布的夫妻宿舍内景图显示,宿舍里有两张单人床、两张桌子和两个衣柜。
放在20年前,甚至10年前,这都是不可想象的。虽然早在2005年教育部发布的新版《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就取消了大学生结婚需经学校同意的旧规定,但对于在校大学生,尤其是本科生结婚,社会舆论一直存在争议。至今,还有不少人不支持在校大学生结婚,大学则大多持“不反对也不鼓励”的态度。
其实,为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提供夫妻宿舍,大学也并非鼓励在校学生结婚,而更应该理解为是给大学生提供的人性化服务,这也折射出了时代和大学的进步。
对于已经结婚的大学生,如果学校不提供夫妻宿舍,他们也很有可能自己到校外租房,这不但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也让大学的管理服务显得有些不近人情。
从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角度看,大学在管理服务中,也应充分尊重在校学生结婚生子的权利,并提供针对性服务。同时,也可以通过推进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避免学生的学业与结婚生子发生冲突。
达到法定年龄的在读大学生,选择结婚生子,是其合法权利。这也是我国教育部门当年修订《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出发点。
但新规出台多年,也还有人“好为人师”地“替学生着想”,认为硕士、博士可以结婚,而在读本专科生,不太适合结婚,一方面他们没有经济来源,另一方面还有繁重的学业任务,进而反对在读本专科生结婚,更不赞成生子。
在这种舆论环境下,很多大学对在校大学生结婚,选择“视而不见”,即学生可以结婚,但学校装不知道,在学生管理和服务上,也不会考虑结婚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无疑给学校管理和学生生活都带来了一些问题。
最近一两年,这种情况开始有了改变。如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当地民政部门在今年5月20日、5月21日两天给在校大学生领结婚证开辟绿色通道。这也意味着,对在校大学生结婚,学校不再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开始转为主动服务。
有人担忧,大学此举会误导在校学生冲动结婚。但其实在结婚这件事上,大学生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冲动。今年年初发布的《大学生婚育观念调查报告》就显示,大部分大学生不再认为结婚是人生的必然经历,而是以追求精神和物质提升为婚姻的主要目标;“先立业后成家”成为男女共同的追求。
由此也可以看出,如今的大学生结婚具有了更强的自主性。因此,舆论不必过分担忧,学校推出夫妻宿舍会误导大学生冲动结婚。
事实上,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大学生本也应该按普通青年来对待了。社会舆论不该再对大学生结婚生子大惊小怪,也应乐见类似“为结婚大学生提供夫妻宿舍”这种人性化的服务,让在校大学生可以更自由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
来源:新京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