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51财商学院】富人”到底如何变富

1、《邻家的百万富翁》——“富人”到底如何变富

“富人”是如何成为富人的?怎样的财富是可持续的?刚刚富裕的中国人能从美国富人身上学到什么?《邻家的百万富翁》这本书可以告诉你答案。

如果要给“富人”这个词下个定义,在大多数人看来,“富人”就是指拥有丰富的物质的人。而《邻家的百万富翁》(也有译为《隔壁的百万富翁》)的作者托马斯·斯坦利,在潜心研究百万富翁达30年之久、访谈数千名美国富人后,他定义的富人却是这样的:他们首先拥有着大量的值得重视的资产,同时所有者从中得到的快乐要比展示高消费生活方式得到的快乐大得多。

邻家的百万富翁

作为商学院的教授,托马斯·斯坦利引入了很多定量的方法研究富豪问题。例如,本书确定“富”的入围水为拥有净值100万美元以上。

根据这个定义,在当时(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1亿个家庭中只有350万个家庭属于“富裕”的家庭(占总户数3.5%)。而大约有95%的富裕家庭各自拥有的净资产在100万到1000万美元之间。本书的论述主要集中于这个人口分组。

为什么要把焦点对准这个分组?这是因为这种水的财富能够在一代人的时间内获得,他们的致富之路是可以复制的。通过大量的抽样调查和面对面访问,富人之所以可以持续富有也无外乎能做到以下几点:善于投资、善于规划生活、能够量入为出,保持节俭。

通过研究,托马斯·斯坦利博士向读者揭示了美国富翁们真实的消费态度。此外,作者还详尽地讲述了为什么如此热爱奢侈品、挥金如土的人们,都成不了富人,以及幸福与你的衣服、汽车、饮食没有任何关联。读者看过本书之后,自然会惊叫一声:哦!原来如此,他们不过是与我们比邻而居的普通人。

相比其他投资理财类书籍之强调理论,这本书的内容却全部是源自活生生的“数据分析”。也正因为有深厚的调查基础,本书的结论和建议才格外有意义。其中,“装富VS真富”、“节俭节俭再节俭”、“富不过三代的成因”这三个章节非常值得阅读。

也许有的读者会失望,数以万计的访谈调查竟然得出如此“淡”的结论。简单说,成为“富人”就两句话:

第一,百万富翁都很理智地花钱,冲动消费、炫富消费不会在他们身上出现,为了变成百万富翁先要“截流”;

第二,真正的百万富翁都能成功地累积财富,他们通过“理智”而又“持久”的投资(包括股票、实业、风投、债券等)做到这一点,这就是“开源”。

以上两点就是成为富人的“点金术”。看似简单,可谓是常识,但很难做到。比如“累积财富”这一点就很难,如果你能持续每年获得20%的投资收益率,即使最初只有15万元的本金,10年以后你的财富也可以达到将100万元。

此外,这本书对中国读者格外有意义。中国还处于“富一代”阶段,所以富人们频频表现出来“土豪”作风——毕竟贫穷的烙印太深刻了。而美国的富人们则相对成熟许多,他们虽然有钱,但仍能够科学规划生活,不过度消费,追求物质之外的人生价值。

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全民疯狂

2、《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全民疯狂》——远离“大众癫狂”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金融史也是一部人类疯狂、盲从的荒唐史,能够以史为鉴的投资者才是聪明的投资者。

《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全民疯狂》是查尔斯·麦基所著的一段关于大众荒唐的历史。该书按三大部分记载以下内容:全国的幻觉、古怪的荒唐事、与哲学相关的幻觉。

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为什么即使是聪明人,在卷入投机风潮之后也会做出一些无比愚蠢的事情。这些奇异事件的来龙去脉在一页页书卷中回放,读来耐人寻味,发人深省。作者对彻头彻尾的骗徒大加嘲讽,对贪婪、狂妄等人的弱点冷嘲热讽,对盲目跟从的民众哀其不幸,怒其愚昧,也对无辜成为谬误的传播者和受害者表示同情。

与一般的介绍投资理财史的书不同,麦基揭露的还包括炼金术、现代预言、算命、磁疗师、十字军东征和猎巫狂潮等一些乍一看和投资理财无关的问题,但是通过这些问题却可以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什么叫“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全民疯狂”,理解人的可怕之处。

查尔斯·麦基是一位苏格兰诗人、记者和歌词作家。早年曾旅居法国,1834年来到伦敦,其后从事新闻工作。他文笔幽默,通晓音乐,他作词的歌曲《欢呼吧,孩子》曾风行一时。他所著的《伦敦的历史》、《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全民疯狂》等都是传世佳作,其中《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全民疯狂》一书,被称为“描写人类社会群体迷失现象的经典之作”。当今经济学领域的作家安德鲁?托拜厄斯对关于“经济泡沫”的三个章节赞叹不已。

对于以学投资理财的目的来看这本书的读者,需要重点阅读的就是本书的前三章:

1.金钱癫狂,密西西比计划;

2.南海泡沫;

3.郁金香狂潮。

荷兰郁金香泡沫、英国南海泡沫和法国密西西比泡沫被誉为人类历史上的三大泡沫事件,这三件事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早期都引发了海啸般的社会动荡。而这几个疯狂的群体投资事件所留下的深刻教训也一直影响到今天。

当然,本书作者的目的显然不仅是提示投资风险,他更多地是对人类一些受限于历史知识、受利益和人驱使所作出的一些疯狂事情感兴趣,从而揭示人中最疯狂最可怕的那一面。其中对十字军东征、炼金术士的介绍较为详细,如果对这些历史感兴趣的,可以重点读一下。

要提醒的是,本书之所以推荐给普通的理财爱好者,并不是因为这本书中有许多金融投资理财知识,事实上,这本书和现代的金融投资理财没有太大关系,但它却非常深刻而全面地描述了历史上人类在利益、愚昧趋势下所引发的癫狂。

阅读本书的意义更多在于通过阅读以史为鉴,在碰到事情时能以更全面、更高的角度来看事情,避免过于片面地看待问题,以保持独立的判断,努力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从而避免跟随的“大众癫狂”,避免让自己的财富在疯狂中灰飞灭。

巴比伦最富有的人

3、《巴比伦最富有的人》——最古老的投资智慧

古巴比伦很早就通晓了财富增长的智慧,如今这些“简朴”的思想依然行之有效。

1926年,乔治·克拉森出版了一系列关于精明理财理财成功的小册子,以古巴比伦为背景,用寓言体方式来解释他的观点。这些小册子在银行业及保险业发行量极大,并很快成为数百万人耳熟能详的著作,后来结集在《巴比伦最富有的人》一书中出版面世。

乔治·克拉森是美国著名的理财大师、现代理财教育的先驱。他1874年11月7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路易斯安那,曾就读于内华达大学,并于美西战争期间在军中服役。后来,他在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创建了克拉森地图公司,出版了第一本美国和加拿大的公路地图集,并从此开始了他在出版业的漫长职业生涯。

读完《巴比伦最富有的人》,你将通晓最基本、最不能忘记的财富法则,完成你一生必经的财富启蒙;你将了解财富的获得需要积累,学会增收节支、合理使用金钱;你将学会在绕开财务陷阱、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如何积极投资、掌控风险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巴比伦最富有的人》所提出的最古老、最普遍、最有效的财富法则,将指引你从一文不名走向成功和快乐。

大部分中国老百姓的理财启蒙书是罗伯特·清崎写的那套著名的《富爸爸》系列丛书,而对美国人来说,他们的理财启蒙书则是这本《巴比伦最富有的人》。而这本书后来也是由引进《富爸爸》的出版社引入中国的。

这本书讲的道理并不复杂,而且篇幅也不长,缺乏理财基础观念和知识的读者很容易看懂,通过浅显的寓言故事讲出了恒古不变的理财真理。

比如说,你需要学会储蓄,花的比赚的少,这样才能积累投资理财的初始资金。所以理财的第一步,还是要先量入为出,省吃俭用,总想着一夜暴富是不可能成为富人的。

再比如说,关于如何用钱的问题,应该问问那些聪明而强大的人。就好像说,如果你想了解羊,最好先去找牧羊人。

又比如让金钱为你工作,而非你为金钱工作,得到的收益要投入到本金进行继续投资,获取更多的利润。不能像小学徒一样把赚来的钱买一顿好吃的,又买了一件好衣服,然后就花完了。此外还有,如果你想过上富有而宽裕的生活,最好要推迟享受的时间,延迟消费是理财的基础。

最重要的一点是,知易行难。几千年前的巴比伦也只留下这么几条众所周知的理财之道,但正是这些并不复杂的理财之道,只有真正融入你的思想,融入你的骨髓,成为你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支配你行为的信念,才能真正带领你走上财务自由的阳光大道。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们要经常让自己回忆起刚读完书的那种心理状态,随着这种信念在你心中日益成长壮大,它一定会不断反过来激励你。

就这样理财,就这样生活

4、《就这样理财,就这样生活》——幸福生活的“药方”

理财老手“标叔”给99个理财难题开的“药方”,也许会让你找到聪明理财的窍门,以及通往幸福生活的秘方。

10 万元如何获得可观回报?人生第一个100 万如何获得?股票套牢该怎样解套?什么人不用买保险?如果你正好因为以上种种理财难题而困扰,不妨翻开标叔的《就这样理财,就这样生活》。

这本书是《理财周刊》精华栏目《理财问标叔》99 篇经典文章的集结,其中所涉及的理财问题均是百姓生活中最为常见、最具借鉴、也最为棘手的。

“标叔”是谁?很多老读者都知道,标叔就是《理财周刊》副总编汪标,他曾是清华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的高材生,之后长期从事理财理念的探索、研究与传播,成为许多银行理财师的“老师”。

其实,标叔是个非常有趣而注重生活的人,他时常说:“理财的最终目的不是钱越多越好,而是生活越过越好。”我们通常会发现,生活中越是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越难觅答案。这是因为,要负责任地解答这些问题,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令人信服的逻辑,还要具备一定的生活阅历和人生智慧。不过,若是翻开标叔的这本书,一定不会让对理财感到茫然的你失望。

书中每一篇千字左右的短文都以理财问答形式呈现,浅显易懂而独具特色。

标叔对理财难题的回答,往往涉及对理财工具、房产、保险等各类基础知识的梳理,却又与“条条框框”的教科书迥异,因为一切的答案都围绕着问题而展开,逻辑分析犀利而精彩,有种读推理小说般的“带入感”。

有人说,“懂了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自然也有人“读了很多书,但依然对理财无从下手”。然而标叔的文字总是倡导一种“快乐”理财的理念,提倡智慧地面对生活。所谓智慧,在标叔这里,既是以科学的态度“把不确定的变成确定的”,也是懂得适时“放手”,好好地享受生活。

有人说重要的话要说三遍,但其实,更重要的是,好书也可以读三遍。很多人想理财,却找不到好的启蒙。社会上很多所谓的理财教育,或是浮躁,或是功利,因而给出的理财建议也往往片面。对于初学者而言,除了全面、生动以外,一本好书的标准是不仅告诉答案,更告知方法;既不人云亦云,也不高高在上;不止引导入门,还要把问题引向深处。《就这样理财,就这样生活》完全可以满足所有这些要求。

标叔的书确实可以读三遍。第一遍在于为心中的理财困惑找到答案;第二遍着重于标叔的论证的方法,和对每一个观点的说明,无论是翔实的事实或数据支持,还是严密的逻辑,都可供想在理财领域深造的人细细研究;读第三遍的时候,可以发现标叔大约还是个心理咨询高手,不仅可从来信中看出未被人们言说的理财需求,也对提问者的理财思路与生活方向有所引导。

漫步华尔街

5、《漫步华尔街》——“简单有效”赚钱法则

在股市里,有没有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赚钱方法?这是很多刚刚入市的投资者想知道的。应该说,相对容易做到,并且能稳健地赚取市场某一阶段均回报率的方法还是有的。

《漫步华尔街》也是一本投资领域常年畅销书,上世纪70年代出版以来,至今已经修订到第10版。作者伯顿·马尔基尔在该书中开宗明义表示:“这本书不是投机指南,也不保证一夕致富,写作目的在于帮助一般的投资人了解投资理论与实务,以培养健康的投资观念。”

马尔基尔是大学教授,也常年担任知名金融公司的董事,因此他在《漫步华尔街》一书中将投资理论与实践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由作者发明的“坚实基础”理论和“空中楼阁”理论,引出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同时讲述了历史上著名的投资泡沫和投机狂潮,既学术又通俗。

较为有特色的是,在这本书中你不仅将学会分析股票、债券的潜在收益,而且将学会分析其他投资机会的潜在收益,包括货市场、房地产、保险、黄金、收藏品等。

此外,本书另一大经典特色是为各个不同年龄段的投资者量身定制了“生命周期投资指南”。美国前财长萨缪尔森赞誉此书说:“无论你刚踏入职场或是打算退休,还是处于这两者之间,你首先应该读一读《漫步华尔街》。”

作为一本实用极强的投资理财指南,作者向广大投资者讲述了琳琅满目的投资策略和五花八门的金融工具,但对“指数基金”的推崇备至则构成了全书清晰的主线。

伯顿·马尔基尔是坚定的“有效市场理论”支持者。他说:“有效市场理论告诫我们,无论投资者的策略有多么明智,从长期来看,也不可能获得超过一般水准的回报。”因此,他独辟蹊径提出建议:如果你只是个普通投资者,那么采取“购买并持有”的战略,投资于指数基金,就可以获得安全、稳定的长期回报。在他眼里,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赚钱法则。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他把自己的策略称为“随机漫步”,以一种看似懒散、简单的方法(购买“指数基金”)在股市赚取稳定回报。但要注意的是,美国是“牛长熊短”,可以长期持有指数基金;而A股市场“牛短熊长”,所以购买指数基金要先“择时”再入市。

如果按照中国股市的特点修正一下马尔基尔的方法,那就是:“先判断趋势,趋势来临则购买指数基金并长期持有,趋势逆转则赎回基金。”这个策略的优点就是你可以把自己的研究、专注力都集中在“趋势判断”上,其余就不操心了,至少有市场均回报率。如果胆子大一些,持有带有分级B的指数基金,则收益更高。

事实上,很多身经百战的投资高手,到最后都归结到这一简单、有效的策略上。例如,本刊的专栏作家石镜泉先生。

本书还有一个亮点,是用了两章篇幅回顾了上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初美国市场的5次超级泡沫。你会发现,我们A股市场的种种陋以及不理的行为,其实在美国资本市场的历史上都出现过,例如:“庄家疯狂操纵股价”、“杠杆交易充斥市场”、“新股发行热”、“追捧概念股”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算是一种以史为鉴。

巴菲特之道

6、《巴菲特之道》——结束对股神的误解

谈到巴菲特,一般的投资者都这样认为,“不就是买大蓝筹,长线持有嘛。”其实,那是对股神巴菲特的误解。真实的巴菲特不仅偏爱成长股,他还会“低吸高抛”,也善于借助危机事件打埋伏。

《巴菲特之道(原书第3版)》的作者是罗伯特·哈格斯特朗(Robert G.Hagstrom),他是美盛投资顾问公司首席投资策略师、董事总经理,也是美国最知名的以善于写作巴菲特及芒格思想而著称的财经作家。因为巴菲特从来没有自己写过书,只是通过股东年报、股东大会问答、演讲等方式表达投资理念,因此,对巴菲特投资思想进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

时至今日,有关巴菲特的书籍多达百余种,其中《巴菲特之道》始终是最为经典的一本。这本书较为有特色的是总结出四大类12条投资准则,系统勾勒出巴菲特投资方法的框架。

此外,作者将巴菲特的方法放到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上,揭示了20世纪投资巨人们在“价值投资”领域的主要实践,从格雷厄姆到菲利普·费雪、查理·芒格,更涉猎投资数学、投资心理学等范畴。新版增加了新的案例,如收购亨氏食品、投资IBM,还增加了来自其他科学领域的研究以佐证价值投资理论的正确。对于那些想了解价值投资、了解巴菲特、想取得投资成功的人,无疑是最佳学路径之一。

彼得·林奇评价本书称:“包含了一个成功投资家的思考与哲学,它提到的方法值得任何财务等级的人践行。”

很多投资者在谈到价值投资的时候,都会提到“长期持有”的概念。这可能是A股投资者对价值投资理论最大的误解。其实,“长期持有”只是表象,价值投资可以长期持有,但长期持有绝不等于价值投资。一个经典的的例子是:巴菲特买入中石油的两年后,发现中石油股价所隐含的石油长期价格已经超过了100美元,他立即清除了手中持有的股票

当然,巴菲特也长期持有可口可乐、富国银行、IBM、通用动力等公司的股票。为什么呢?因为它们都是高成长的企业。这打破了投资者的另一个偏见:成长是小盘股的专利。事实上,某些公司已经是“大象”,但在行业内具有某种类似“特许经营”的能力(“护城河”理论),因此便成为会飞的大象。

同时,这种成长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巴菲特巨资入股这些公司的时候,都是这些企业正面临转型、处于阶段危机之时,也就是巴菲特常说的“市场出错了”。

《巴菲特之道》这本书中详细分析了巴菲特9大投资案例,告诉我们价值投资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思想体系。要让下面三点融进你的血液,才可以对别人说是巴菲特的徒弟。

1、学会等待——相信市场总会有定价出错的机会。

2、自知之明——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能力圈”)等待这些机会出现。

3、理冒险——机会出现后,下大注(“集中投资”)。

穷查理宝典

7、《穷查理宝典》——战胜人的弱点

从某种意义上讲,投资就是与人作战,而投资大师也往往是洞悉人的心理学大师,芒格就是其中之一。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的智慧箴言录》的作者是查理·芒格,他是巴菲特的合伙人,也是其良师益友。这本书完整收录了芒格主要的公开演讲,书中十一篇讲稿全面展现了这个传奇人物的聪明才智。此外,“芒格主义:查理的即席谈话”一章收录的是他以往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和西科金融公司年会上犀利和幽默的评论。

贯穿《穷查理宝典》全书的是芒格展示出来的聪慧、机智,以及其令人信服的价值观和卓越文采。他拥有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所以从古代的雄辩家,到18、19世纪的欧洲文豪,再到当代的流行文化偶像,这些人的名言他都能信手拈来,并结合他和巴菲特投资生涯的案例,来强调“多元思维、多元知识结构”对投资者的益处。

这本书也可以看作是芒格的人生小传,书中还包括多位子女的回忆文章,体现了芒格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独特之处。总之,《穷查理宝典》是一本完整、翔实、权威地披露查理?芒格人生智慧的大全,在这本书中读者得到的不仅是投资的智慧,而且是全方位的“人生智慧”。

值得称赞的是,这也是一部展现编辑功力的图书,文中提及的大量人物、书籍、事件,都配上了相关的信息、照片,还有漫画大师绘制的几十幅经典插画。此外,还有芒格为投资者推荐的一批书目。

最后,请记住芒格的这些名言:

“要想客观和理,需要独立思考”;

“要朝前想、往后想——总之是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通过广泛的阅读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终生自学者,培养好奇心,每天努力使自己聪明一点点”。

在公众眼中,沃伦·巴菲特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代表人物,但另有一人也对该公司传奇般的业绩作出了重要贡献,那就是查理·芒格。尤其是他对金融行为学的独到贡献,使其伟大程度丝毫不逊于巴菲特。

《穷查理宝典》一书是向美国奠基人物富兰克林的《穷理查智慧书》致敬之作,用芒格的话就是:“我要把手中之剑传下去。”其最具独到的两章分别是“基本的、普世的智慧”和“人类误判心理学”。

前者不仅涵盖投资的智慧,更是人生如何学、思考、待人接物等全方位的智慧行为准则,其核心就是强调“跨学科的多元思维模型”,不要让自己的思维方式、判断方式局限在某种固有模式下。用芒格的话就是:“不要具有某种强烈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要理,不迷信。

而“人类误判心理学”更是芒格重大贡献,他总结了25种被心理学界忽略而又最为普通日常的心理倾向,而这些心理倾向往往导致投资误判,例如:“避免怀疑倾向”、“避免不一致倾向”、“过度乐观倾向”、“过度自信倾向”、“被剥夺的超级反应倾向”等。只有强烈地意识到这些人弱点在自己身上存在,才有可能克服它。克服了这些弱点,你就会蜕变——从依赖直觉到坚信理

除了大量的公司、人物案例,芒格还教给投资者一些实用的技巧,例如:“失败清单”、“双轨思维法”等。投资者可以结合A股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投资案例好好体会一下,定会有所帮助。

还有三本经典理财书籍是我之前推荐过的。

小狗钱钱

8、《小狗钱钱》——跟神兽学理财

《小狗钱钱》既关乎理财观念,也关乎生活态度。一个人如果想过得更幸福,最重要的不是努力赚更多的钱,而是先改变自己,更积极地生活。

《小狗钱钱》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理财童话。作者博多·舍费尔1960年出生于德国,曾经经历过严重的个人财务危机,后来他从自己的经历中提炼出一套投资理念,成为畅销书作家,有“欧洲第一金钱教练”之称。

《小狗钱钱》的故事情节很简单:有位12岁小女孩吉娅发现并收养了一只受伤的小狗,为它取名“钱钱”。不久后她发现,钱钱竟然是一只会开口讲话、懂得很多理财知识的神兽。就这样,在钱钱的指引下,吉娅逐步找到了帮助家庭走出经济困境、改善生活的方法。

书中充满了格言,作者借“钱钱”之口向读者传授了他的理财之道。

首先你要有正确的金钱观念。钱是中的,它没有好与坏,但当属于某一个人时,它会对他产生好的或坏的影响。所以一个人如果想过得更幸福,最重要的不是努力赚更多的钱,而是改变自己,更积极地生活。

第二,要有梦想。写下你想要变得富有的真正原因,它必须是确切的。圈出你认为最重要的几个,优先完成它。接下来,你要建立梦想相册和梦想储蓄罐,一是将梦想视觉化,保持这种渴求;二是为它准备专门的账户。

第三,去行动。着手做对你的未来意义重大的事情。做好决定后,你要遵守“72小时”原则,也就是当你想好了要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在72小时之内行动起来,否则你可能永远都不会做了。

在作者看来,赚钱的方式总结起来不外乎两种,一是为别人解决问题,二是把精力集中在你知道的、你会的和你拥有的东西上。做自己擅长的和喜欢的事情,才能真正获得成功。“这正是许多没有钱的人爱犯的错误,它们总是有那么多紧急的事情要做,以至于没有时间来关注重要的事情”。

此外,有所收获后,记得要写“成功日记”。写下你每天的个人成果,“当你记成功日记的时候,你会对自身、对世界、还有对成功的规律作更深入的思考”。

《小狗钱钱》不仅是一本儿童财商教育童话,也是给成年人写的童话。

它所倡导的生活是理的、节制的,不能流于失控。但这对一般人,尤其没有钱的人来说,是最难的事。所以作者给出很多实用的理财技巧,比如,不要借了新债还旧债,尽量不要使用消费贷款,在钱包里放一张卡片,上面写“这真的有必要吗”来提醒自己。另外,舍费尔希望,你应该把一半的收入用来储蓄,40%放入“梦想储蓄”,10%用于日常花费,当然这个比例也许对很多人来说并不实际,但是你至少要对收入有所规划,管控自己的消费。

通过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你检视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经济状况、欲望、长处和短处,这是迈向财务自由的残酷的开始。

这本小书既关乎理财观念,也关乎生活态度。想必有不少读者会认为,书中提及的多是一些老生常谈的大道理。但是它们的意义要在行动中才能显现。当你开启这些改变之后,会发现生活美妙了许多,原因不是你富有了,而是你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富爸爸、穷爸爸

9、《富爸爸、穷爸爸》——开启一代人的财富之路

“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要让金钱为我们工作”,这句话透彻地说明了a有钱人和大部分普通人的本质区别。

《富爸爸、穷爸爸》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作者罗伯特·清崎有两个爸爸:“穷爸爸”是他的亲生父亲,一个高学历的教育官员;“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父亲,一个高中没毕业却善于投资理财的企业家。清崎遵从“穷爸爸”为他设计的人生道路:上大学,服兵役,参加越战,走过了凡的人生初期。

直到1977年,清崎亲眼目睹一生辛劳的“穷爸爸”失了业,“富爸爸”则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于是罗伯特·清崎毅然追寻“富爸爸”的脚步,踏入商界,从此登上了致富快车。

他以亲身经历的财富故事展示了“穷爸爸”和“富爸爸”截然不同的金钱观和财富观——穷人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

本书1999年4月在美国出版,仅仅半年时间就创下销售100万册的佳绩。随后“富爸爸”系列图书在109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总销量突破2900万册,成为当代最畅销的通俗理财读物。中文版于2000年9月面市后,连续18个月蝉联全国图书销售排行榜第1名。

由于该书简明、通俗,且发行量巨大,罗伯特·清崎的一系列言论都成了名言警句:

“什么是资产?资产就是向你口袋送钱的东西;什么是负债?负债就是把钱从你口袋掏出的东西。

“从长期来看,重要的不是你挣了多少钱,而是要看你能留下多少钱,以及留住了多久。

“富人买入资产,穷人只有支出。”

《富爸爸、穷爸爸》中文版于2000年9月面市后,立刻风靡全国。那时候,中国股市也只有10年历史,大城市的房地产热也“小荷才露尖尖角”,因此《富爸爸、穷爸爸》堪称开启一代中国人财富之路的启蒙之书。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以亲身事例教导人们真正分清资产与负债,倡导以稳定的“现金流”保障自己的生活 从容面对个人财务的潮涨潮落。

此外,这本书还特别强调“财富教育”的概念。“人们在学校里学多年,却没有学到任何关于金钱方面的知识。其结果是,人们只知道为金钱而工作,但从来不学着让金钱为自己工作。”罗伯特这样说。

投资教育”是当代教育的缺失之一。因此,父母不能把提高孩子“财商”的希望寄托于现有的学校教育系统。而作为父母的“我们”既不能从我们的父辈那里获得熏陶,也无法从传统教育中获得,只能靠自学获取投资赚钱的能力。

在中国,资本市场还很年轻,起伏大、不规范,但从长期来看,对于80后、90后年轻人来说,资本市场依然是通向财富自由的重要道路。

因此,即使现在不懂投资、不熟悉股市,也没关系。通过阅读投资经典书籍,不断修炼人,积累知识,提升对经济以及重大财经事件的敏感,搞清楚每一次投资的内在逻辑,这样点点滴滴积累后,你就一定可以获得投资赚钱的能力。

聪明的投资

10、《聪明的投资者》——“价值投资”的核心

杰明·格雷厄姆是“价值投资”理念的祖师爷,他认为“价值投资”的核心就是追求安全边际。其实,不论是怎样的投资理念,所有理投资的前提都应该是一句话:确保你的投资安全。

《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是一本投资实务领域的世界级的经典著作,自从1949年首次出版以来,即被喻为“股市《圣经》”。其作者本杰明?格雷厄姆有两个身份,他首先是个杰出的投资者,他同时还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学生就包括被称作“股神”的巴菲特。而引领巴菲特进入投资领域的入门书就是这本《聪明的投资者》(第1版)。

目前流行的《聪明的投资者》是在格雷厄姆原著1973年第4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其中大量的注释和每章之后的“总结”非常有价值。股神巴菲特撰写的序言和评论是这个版本的又一个亮点。

内容上,《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首先明确了“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指出聪明的投资者当如何确定预期收益。着重介绍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策略,论述了投资者如何应对市场波动。本书还对基金投资投资者与投资顾问的关系、普通投资者证券分析的一般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本书后面,作者列举分析了几组案例,论述了股息政策。最后一章则着重分析了作为投资中心思想的“安全”问题。

这本书写于半个世纪以前,最的修订也是上世纪70年代,所以具体的案例看起来都有些陈旧。但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传播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即使是一个普通的投资者,也可以凭借一种朴素的投资理念在股市赚钱。这种朴素的理念就是“价值投资”。

其核心是——“等待定价出错的机会”,即等待被市场“错误”地低估值的股票出现。这是从市场角度解释的,如果转换成投资者自身角度,会更好理解:对自己“安全边际最大”的投资就是价值投资。因此,寻求安全边际就是价值投资的核心。

在这本书的最后一章,格雷厄姆也直言不讳地说:“当我们需要总结出稳健投资者的秘密时,可以用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这一座右铭来代表。”

那么,“安全边际”如何构建呢?在格雷厄姆时代,主要考虑的就是股价,即市场给出的股价与公司内在“真实价值”相比是否足够低。

当然,“价值投资”的理念是动态发展的。到了巴菲特时代,还会考虑宏观环境、微观环境(也就是具体这家上市公司的情况,尤其是领军人物所体现的“人”的因素),有无特殊的事件驱动等因素。

而在些年,巴菲特的弟子们又继续丰富着价值投资的理念。其中,有两个中国人很出色,一个是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一个是高瓴资本集团的创始人张磊。他们不像巴菲特那样“买来公司就放在那里”,而是主动谋求各种内部、外部的“1+1>2”的并购机会,这就为公司带来更高的估值,也让自己初始的投资更安全。

结语:

51财商学院希望推荐的这些书能帮助到大家,同时提供大家一个讨论财商场所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51财商学院】富人”到底如何变富
“小红瓶”带来店面发展新革命, 红木...
迎接“三路”开通 四川茂县构建“凉风...
再援海南!东航今2班包机护送507名山西...
桔多多积极响应国家新政 推动家电消费升级
从游戏直播变化,探究互联网“低谷”里...